(资料图片仅供参考)
央视网消息:黄淮海区域是我国重要冬小麦主产区。前段时间,持续的阴雨天气导致河南水稻收割推迟。然而冬小麦播种在即,如何抢回农时?
在河南新乡原阳县的稻田里,植保无人机正低空飞行在稻田里,均匀撒下冬小麦的种子。
原阳县沿黄地带常年实施“稻麦轮作”,受前期持续阴雨影响,原阳县的水稻积温不足,收获期较往年推迟近20天,压缩了冬小麦的播种窗口。
面对这一难题,2025年大力推广“无人机小麦撒播”技术。在水稻收割前10到15天进行小麦撒播,水稻收割后进行补肥促苗、化学除草。
在滑县枣村乡的一片农田里,一台搭载北斗导航系统的精量播种机正来回作业,播行笔直、下种均匀。这台播种机可以精准播种、同步施肥。
在这个家庭农场,两台大型拖拉机开足马力深耕深旋,另外一台播种之后,覆土、镇压一气呵成。一天时间,100多亩地的播种任务便顺利完成。
目前,滑县180多万亩冬小麦播种工作正有序推进。为确保“种足、种好、种优”,当地农业农村部门已组织农技人员深入一线,指导农户根据土壤墒情科学调整播种深度和密度,并大力推广适期晚播品种等关键技术,全力夯实2026年夏粮丰收基础。
原标题:种足、种好、种优 “稻麦衔接”抢农时夯实2026年夏粮丰收基础
值班主任:田艳敏
责任编辑:高原标签:
